四川在線:農民工代表的發言引起強烈共鳴:他用兩個故事建言鄉村振興

川報集團特派記者張守帥

“我有個建議,要是沒道理,權作觀點交流?!?月9日,全國人大代表、四川巨星集團修班班長李樹林在四川代表團分組審議時說:“農業補貼應該切實做到‘誰種糧誰受益’,像我們沒再種地的,就不要享受了?!?/span>

李樹林是南充市營山縣雙林鄉人,2016年榮獲“全國優秀農民工”稱號,是第一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。

為了切實建言鄉村振興,李樹林認真寫了幾頁紙的草稿。操著濃郁鄉音,兩個故事脫口而出。

第一個是李樹林自己的?!拔覀兇逶谏嚼?,村民的地山上一塊、山下一塊,面積都不大,很難實現機械化?!彼ㄗh,“趁著黨的十九大提出的‘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’的好政策,山區農村進行地塊調整,不適合種田的就還林,保護綠水青山?!?/span>

他認為,耕地適度集中,才能給山區發展現代農業帶來希望?!澳贻p人不會種地、不想種地,很多地方出現了土地撂荒現象?!彼f,土地成規模才可能流轉出去,農業補貼真正補貼到實際種糧人,才會調動積極性?!蔼q記當年我們父輩肩挑背扛墾荒,看到現在耕地撂荒讓人心疼?!?/span>

聽了李樹林一番話,很多代表頷首贊許。全國人大代表、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徐延豪不是四川人,坐在旁邊的全國人大代表、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吉狄馬加主動幫忙“翻譯”。

第二個故事是李樹林調研得來的?!肮膭钷r民養豬,的確是實現精準脫貧的好辦法,成功的例子有很多,但是,前提是農戶規?;B殖必須處理好和環境保護的關系?!崩顦淞痔岢鲆粋€“兼得”的辦法:合理使用扶貧資金,在貧困村指定區域集中修建豬圈、配備環保設備,再由龍頭企業提供技術支持?!皩崿F這個模式,需要解決資金難題,加大對農村養豬戶的貸款支持力度?!?/span>

講完兩個故事,李樹林描繪了他腦海中的“循環農業”:耕地成片規?;N植,農田旁邊是養殖區,豬糞經過環保處理實現干濕分離,既用來沼氣發電,又用來肥沃土壤。

“你講的很有道理,把我想說的、想做的,全都說出來了?!比珖舜蟠?、廣安市市長曾卿為李樹林“點贊”。他認為,“這兩個故事指向一個問題——財政資金使用一定要有績效評價,不能只看支出而不看效果?!?/span>

“就是這樣?!崩顦淞盅a充:“比如農村公路有沒有必要修到每家每戶門口?有些農戶住得很偏遠,修路的錢還不如用來易地扶貧搬遷?!?/span>

李樹林介紹,他目前在企業打工,兩個孩子也沒再從事農業。全國人大代表、宜賓市市長杜紫平對此表示:“我們必須考慮未來二三十年后誰來種地的問題,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是方向,但四川的丘陵地區不太利于機械化耕作,還有很多‘硬骨頭’要啃?!痹浣舆^話頭:“推進農業現代化,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,靠一家一戶單打獨斗是實現不了的,政府必須要有作為,這正是下一步我們地方政府要做的事?!?/span>

代表們你一言我一語,掀起一波討論熱潮。

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精準脫貧力度;加強扶貧資金整合和績效管理;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;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……如何貫徹落實好這些部署,代表們積極建言獻策。

李樹林沒想到自己的發言,能引發如此強烈的共鳴。他邊聽討論,邊記下其他代表的發言要點,“要汲取大家智慧,再把建議完善好?!?/span>

?

農民工代表李樹林:破解資金難題 助農養豬致富

中國網?2018-03-09 16:44

今年50歲的全國人大代表李樹林是四川巨星集團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:巨星集團)的一名基層員工。因兢兢業業扎根本職工作,他10年來先后獲得了四川省總工會頒發的“五一”勞動獎章、全國優秀農民工稱號等榮譽,并當選為四川省十一屆黨代表。2018年1月30日,他又光榮地當選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。

3月5日,李樹林帶著他精心準備的材料,走進莊嚴的人民大會堂,向大會提交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份人大代表建議,莊嚴履行人大代表的神圣職責。

助農精準脫貧建議養豬致富

李樹林所在的巨星農牧公司是四川省的一家養豬龍頭企業,他接觸最多、了解較多的就是農村的養豬情況。如今,精準扶貧是國家脫貧攻堅工程的頭等大事,所以他向大會提交了一份《解決養豬資金難題,幫助農民養豬脫貧致富》的建議。

李樹林說,幫助農民養豬脫貧致富是一個最實在的路子。據測算,四川省是養豬業大省,年出欄肥豬達6000多萬頭,是全國生豬產量較多的省份。四川人歷來喜歡吃豬肉,8000多萬人每年大約要消耗300多萬噸豬肉,大約7000萬頭豬,四川自己養的豬還不夠,每年需要從外省調入。李樹林認為,四川是國家鼓勵發展養豬的地區,氣候適宜,豬肉賣得起價,農民靠養豬致富是看得見、摸得著、見效快的一條致富路子。

“這種新型的養殖產業發展模式,最大的特點就是解決了農民就業、創業不離家鄉,持續、穩定增收致富的問題,以產業持續發展達到精準脫貧而不返貧?!崩顦淞终f,通過農戶跟公司緊密合作,足不出戶搞養殖,一家老小都能照顧到,農民的幸福指數也可以節節攀高。

養殖模式創新資金難題凸顯

據介紹,在當前農村,傳統的養豬方式已經悄然變化,變成了一定規模的家庭農場養豬,年出欄肥豬多數在幾百頭以上。據李樹林講,現在四川養豬發展模式比較成熟,農民與養豬龍頭企業長期友好合作,采用“公司+農戶”模式。龍頭企業幫助農民解決了養豬的技術和管理難題,企業負責收購肥豬又解決了養豬的市場風險,解決了農民養豬的銷售難問題。但是農民要養豬,還得靠自己修建豬圈和購買環保設備等基礎設施,這是需要資金投入的。因此,資金問題,是農民特別是農村貧困戶想養豬脫貧致富的主要難題。

為破解這一難題,李樹林建議政府加大對農村養豬戶貸款支持力度,以基準利率向投資養殖的農民貸款,解決農民資金難問題,發展農村養殖業,實實在在幫助農民脫貧致富。

“在我們四川,靠養豬致富的例子是很多的,不少貧困戶通過養豬實現了快速脫貧。一些企業也投入人力、物力、財力,切實幫助基層農民。我工作的巨星集團,針對貧困農戶和養豬農戶,先后在四川各地開展產業扶貧行動,向農民免費送種豬、送技術,幫助農民脫貧致富?!崩顦淞终f,該集團在國家級貧困縣馬邊彝族自治縣勞動鄉福來村的精準幫扶中,2017年送母豬100頭,帶動70戶農民養豬,年出欄肥豬2000頭,戶均增收5萬元以上。

“助農脫貧致富是一項大工程,需要全社會一起行動起來,合力攻堅?!崩顦淞诸H有信心地表示,養殖模式的創新為改變傳統的商品豬禽生產方式開拓了新的空間,也勢必會為帶動現代養殖業的發展、帶動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發揮積極的作用。在這種大合力之下,脫貧攻堅、勞動致富不僅僅是一個美好愿景,更是一個觸手可及、身體力行的幸福實踐。

最新動態